佤医研究所

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佤医佤药 > 佤医研究所

佤医药治疗观“先解后治”法的思考

2021-10-09 16:59 发布人:王明凯 浏览:

  男性专科门诊开诊时间:每周六8:30——12:00
  诊室地点:门诊楼三楼专家四诊室
  门诊预约咨询电话:18806960339、18745343418(王医生)
佤医“先解后治”法
  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质,其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文化的风格,是当今民族医学的“活化石”,是我们研究人类医学发展史、医学文化不可多得的素材。从传统佤族医药的实践与文化之中挖掘其蕴含的医学观念和方法,提炼出具有佤族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思想病机与病因思想。
  佤族传统医药立足于人与自然之联系,将人体与自然界视为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,运用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念来指导日常医疗行为。佤医认为自然界是由“天、地、风、水、木、火、石、气”八种物质组成,每种物质均有其自身的特性、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,若其特性发生变化、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、其规律有所不符,则人体失衡而百病丛生。
  佤医治疗原则则是根据对病因、病机的认识而确立的,其中包涵为:顺法、清法、散法、润法、止法、泻法、补法以及米术和先解后治法。那先解后治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?如何理解佤医“先解后治”法在佤族医药中的使用?
  先解后治法是沧源县佤族医生治疗疾病时的治法一,认为五谷、烟、酒、糖、茶、瓜、果、蔬菜等,对人体具有滋养的作用,但吃多了也具有毒性作用,所用的药物如果用得不当也会有毒,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,甚至生病。所以人生病后要诊察病因,有针对性的用药,认为“要解除毒素,才不影响用药,治病才有效”,所以主张先解毒后治疗。
  解毒法主要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:针对当前症状解毒,如病人接受治疗前有恶心、呕吐症状,要先予解药;如病人在外吃错东西,或其他原因导致了生病,需用解药;如病人已服药,但治疗效果欠佳,则需根据病情重新确立治法,治疗前需先服解药,再进行治疗。
 
佤药“娘母良”中的“先解后治”
  娘母良系音译(佤文:Nya Miex Tiang),意为药之母。佤别名有“聂良”、“娘母莱”(均为音译)。药原为远志科远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西南远志,全株入药,尤以根功效最佳。喜生长于海拔900~1500m的红土向阳山丘;阿佤山区、云县、永胜等地有分布。常在秋末冬初采挖;花、茎、叶分别晒干备用;根洗净,切、晒或蒸后切片晒干备用;汉名各地叫法较多,如红花地丁、猪大肠、地花生、红花远志、翻转红等等,本品性温,味辛甘苦,归入心、肺、肾、肝诸经。具有补肾助阳、养心安神、祛痰解痉的功效。佤族民间早已验证其强壮、增力、抗疲劳作用。如斗牛前,先给牛吃本品,则牛好斗且力增;用本品泡水喂画眉、鹦鹉、鹌鹑,则鸟更活跃善鸣。
  从上述“娘母良”的来源与主治功效来看,其既符合“先解”又体现“后治”两个方面,其一作为“解药”娘母良可以有效的“祛痰解痉”的功效,具有中医“祛邪”的作用;其二作为“治疗药”可有“补肾助阳”的功效,具有中医“扶正”的作用。
 
  因此,佤医的“先解后治”与中医的“扶正祛邪”具有相似地方,利用中医的“扶正祛邪”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挖掘佤医药的“先解后治”,指导临床的实践。
  希望此文能为佤医药的理论研究打开窗口,为理论指导实践开拓一定的思路,佤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,其来源于佤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,也离不开中医文化的支撑。
 
本文作者:王明凯
  现就职于临沧市中医医院,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,主修中医男科方向,研究生学历,获得医学硕士学位,师承云南省中医医院秦国政教授,曾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中共预备党员,省级优秀毕业生,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云南省临沧市胃癌中西医协同协作基地项目成员,临沧佤医药普查、挖掘整理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员,现发布中医相关科普文章20余篇,发表论文20余篇,主持或参与课题5项,省级奖励4项,校级奖励14项,科技核心期刊《环球中医药》杂志学术通讯员,《经典中医研究》杂志青年编委,TMR Clinical Research青年编委,现工作于临沧市中医医院,专业泌尿/中医男科方向。
  擅长:男性性功能障碍、不育、前列腺疾病、肾结石以及相关女性难治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综合征、过敏性紫癜、内耳眩晕症、皮肤方面等相关疾病。
  编辑:李奕圻
  审核:王亮友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用药咨询